2021-06-18 16:19:40发表于何新博客,收入《何新梵学盘问论集》中港传媒出书社 出书
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》新注及辩伪
何新 句读·注疏·考辩

景教碑
【何新按】
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文,制作于晚唐建中二年(公元781年)二月初四日,据碑文,立碑东谈主乃波斯景教僧东谈主伊斯(Yazdhozid)。
碑文由波斯景教僧东谈主景净撰写,朝议郎前行台州司服役吕秀岩(或曰此东谈主即八仙之一的吕洞宾)书写并题额。
《景教碑》上窄下宽,上薄下厚,极不礼貌。
《大秦景教碑》螭首龟座,通高3.60米。
碑身高1.97米,连龟座共高2.79米。上宽0.92米,下宽1.02米,厚约0.28米。重约2吨。
碑额刻有飞云、光照眼、火焰纹和莲台衬托着的十字架。
十字架下,题有“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”分列三行九个楷书大字。
正面刻有楷书32行,每行62字,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。后面无字,驾驭两侧刻有77位景教主教、长老的名字和职位。多用叙利亚文和中文对照。
碑文记述景教入华历史和布道乏动,赞叹了唐太宗等六朝天子对景教的礼遇。
据清东谈主考据,唐代建中二年(781),碑立于陕西周密之大秦景寺。(或云长安义宁坊大秦寺?)。唐会昌年间(841-846)武宗灭佛,景教徒为保护该碑而将其埋于地下。
据今东谈主考据,大秦景寺位于中国西安周密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,距古城长安约70公里。
据记录,该碑于来日启三年(公元1623)出土于周密大秦景寺原址。出土后拓本被天主教徒耶稣会士李之藻见到,李氏及在华耶稣会士们以为景教即基督教,将此碑认定为基督教布道碑。
耶稣会以为景教是基督教之西亚教派(聂斯托利派)。
[明代耶会士阳玛诺(Emmanuel Diaz Junior,1574-1659)《〈景教流行中国碑颂正诠〉序》记:“是碑也,大来日启三年,关寺东谈主命启土,于败墙基下获之,奇文古篆,度越近代,置廓外金城寺中。岐阳张公赓虞,拓得一纸,读竟奋勇,即遗同道我存李公之藻,云:‘长安掘地所得,名“景教流行中国碑颂”,殆与西学弗异乎?’李公披勘良然,色喜曰:‘今此后,中士弗得咎圣教来何暮矣!……’继而玄扈徐公光启,爱其载谈之文,并爱其纪翰墨画,复镌金石,楷摹千古。”(徐宗泽:《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概要》,中华书局,1989年,第231页)]
20世纪初丹麦东谈主荷尔姆(Frits Holm)欲盗此碑出境,未果。荷尔姆乃复制翻刻一碑出境。该碑被当地东谈主保护隐敝。现保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。

然而此碑文传到欧洲后,受到伏尔泰等学者的质疑,怀疑其为耶稣会士的伪造品。
必须指出——这种怀疑不无深嗜。
对于景教,两《唐书》包括及《明史》23典籍均无任何记述。尤其是新旧《唐书》无一言半语说起与立碑及景教磋磨办事。淌若如碑文所述,唐太宗及有唐一代五朝天子皆对景教如斯礼敬,且降旨建寺,躬行投入活动,如斯大事,唐代典籍毫不可能一个字也不记录。
然而唐代典籍中磋磨于波斯“经教”的记录。景教碑中记景教传于波斯。则所谓 波斯景教可能即是波斯之经教也。
波斯经教别称见于《唐会录》及敦煌布告。波斯的经教——景教,本色上即拜火教,光明教。此教珍惜神主为火神、光明神(太阳神及日月星神)。
【附注:学界有异说或说经教亦可拆解为经与教。不确。】
也即是说,唐代来自西域的大秦——波斯景教,并非如耶稣会及李之藻等耶稣会士所说之基督教、天主教,本色乃即古波斯之光明教也。
故景教碑上出现光明会之光照神的光明独眼。独眼上方为火焰图纹。

历史上,景教与光明会、共济会、摩尼教以及明教之奥妙组织及信仰有复杂、密切之磋磨。
对于此碑,前东谈主 未见标点本。
明末李之藻及葡萄牙耶会士阳玛诺最早作有诠注本(1644年)。
盖耶会士欲传播天主教,乃将波斯及大秦(叙利亚、以色列地区)之古代景教评释为天主教之分支,即所谓聂斯托利教派。而余断论此说实属谬论也。
[ 何按:阳玛诺(emmanuel diaz,1574—1659),西名埃曼努埃尔·迪亚斯,葡萄牙耶会士,精于历算、物理及天体裁。1601年在果阿完成学业后,到澳门传授神学六年。1611年(明万历39年)来广东韶州布道,为当地东谈主所逐。
1621年被耶会派到北京,曾到过南京、松江等地。1644年诠注景教碑。1659年死于杭州。
1615年在北京刊印《天问略》,该书通骚扰答方法,报告月相和交食旨趣、骨气、日夜和太阳怒放,并稀疏报告了用伽利略千里镜所发现的木星的四颗卫星、月球口头、金星盈亏、太阳黑子及星河带的星体结构等。著有《天学举要》、《地图收罗)等书。]
按景教碑中,记波斯景教之至上神名“无元真主阿罗诃”,与天主教之天主耶和华果决不同。
西来谈话阿罗诃,即释教谈话之阿罗汉。
按文中又曰有神名“三一分身景尊弥施诃”。
——所谓“景尊”即光明之神,“弥施诃”即景教、明教及释教之救世主弥勒菩萨。
景教之圣东谈主、救世主不是耶稣,而是阳神“景尊”,即弥勒佛。
此碑文中多见赞叹太阳之词句,最主要一句云:“悬景日以破暗府,魔妄於是乎悉摧。棹慈航以登明宫,含灵於是乎既济”。
所谓景日、明宫,本色上皆乃吟唱太阳神也。
梓里 以为此碑文可证景教非基督教 ,更非什么“聂教”,实乃即古波斯国之光明教(亦称拜火教、琐罗亚斯德教或摩尼教即明教)也。
此碑自后被梵蒂冈天主教教廷誉为“世界四大名碑”之首。(世界四大名碑为: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、《罗赛塔碑》(?)、《希伯来文碑》(?)和《授时碑》(?)。 )
其实四者来历都大有可疑。
是以,此碑不论真伪,实磋磨中西交通及宗教疏导至为高大。
余为盘问共济会、光明会信仰之本源,故追思及于此碑。
兹不揣粗浅,略为句读,使能通读。容有流毒,则幸盼贤者见示也。是为叙。
何新壬辰年辛亥记于京华,辛丑夏补订于沪上。
景教流行中国碑颂
大秦寺僧 景淨 述
[大秦别称始出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大秦国别称犁鞬,以在海(波斯湾)西,亦云海西国。场地数沉,有四百余城。小国役属者数十。
以石为城郭。列置邮亭,皆垩塈之。有松柏诸木百草。”
犁鞬,别作犁坚,犁轩,建、京音转,疑犁鞬、犁坚即犁京。窃以为即大秦都城之大马士革。
大宗中国粹者不知谈世界历史中如故存在两个的罗马城,一为意大利半岛之传闻罗马,所谓西罗马。一为土耳其半岛小亚细亚之“新罗马”,即东方罗马。
《后汉书》所记之大秦,即此罗马过甚相近包括叙利亚、黎巴嫩、以色列、伊拉克等近东地区的泛泛名称也。
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记:
“(大秦)其王无有常东谈主,皆简立贤者。(按:指城邦元首之元老院选举制)
国中灾异及风雨往往,辄废而更立,受放者甘黜不怨。
其东谈主民皆长大刚正,有类中国,故谓之大秦。……土多金银奇宝,有夜光璧、明月珠、骇鸡犀、珊瑚、虎魄、琉璃、琅玕、朱丹、青碧。刺金缕绣,织成金缕罽、杂色绫。作黄金涂、火浣布。”]
【以下为碑文正文】
粤若:
常然真寂,先先(天)而无元。
窅然灵虚,后后(垕)而妙有。
总玄枢而造化,妙众圣以元尊者;
其唯我三一妙身,无(天)元真主阿罗诃。
[何按:所谓“三一妙身、无(天)元真主阿罗诃”,乃景教之至尊神 。
“阿罗诃”其语源之初义待考。但阿罗诃绝非天主教之天主耶和华也,乃佛语“阿罗汉”也。
宋普润法云《翻译口头集》引《不雅经》疏云:“天竺三名相近,阿罗诃,翻应供;阿罗汉,翻无生;阿卢汉,翻杀贼。”(《梵学辞书》)
查佛典,净土宗有阿罗訶帝,号大觉王。秦(语)云应供。《大论》云:应受一切寰宇众生侍奉。
“阿罗诃帝是梵语,译为应供,即是应该受东谈主天的侍奉。”
则在释教中,阿罗诃亦然至尊天使之号也。
仅此别称,已可证前东谈主以波斯景教为天主教、基督教,实乃顶点之造作也。]
欤判十字,以定四方。
[何按:十字图纹象征是多种文化最陈旧的艰深标记之一,其当先意念念代表太阳及四方。在中亚古文化中,十字架也象征人命之树,或是一种生殖标记,竖线象征男性,横线象征女性。
在中国古铜镜中,十字代表东南西北的四标的指向。
十字图纹宽泛出目前西亚、中亚、小亚细亚、中国邃古好意思丽以及墨西哥、秘鲁原始好意思丽中。在中好意思洲,十字纹指四种风。(参看何新《诸神的发源》第一章)
十字架很早就和基督教有着磋磨,自后因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乃成为基督葬送的象征。但十字图纹则并非基督教独家所有这个词之象征耳。]
景教碑上紧记的十字架有西方学者分类为安卡—特普特技俩十字架。自后演变为东正训诫使用的十字架。】
饱读元风而生二气,暗空易而寰宇开,日月运而日夜作。
匠成万物,然立初东谈主。别赐良和,令镇化海。
浑元之性,虚而不盈。素荡之心,本无希嗜。
洎乎娑殚施妄,钿饰纯精。
閒平大於此是之中,隙冥同於彼非之内。
[何按:耶教士阳玛诺注谓:“洎,及也,娑殫者,邪魔本稱,譯言讐也。鈿飾,粧點之意。閒字古書與間字同用,謂間隔也。”按后说不确,閒,广博也。隙,漏洞也。冥,莫也。]
是以三百六十五种,肩随结辙,竞织法罗。
[阳玛诺疏:“言異教之衆,爭立門戶,若东谈主勉力織網羅禽也。斯晰众东谈主明悟之傷,迷惑之至,葢教之眞,路之正,必有一而無二。柰何众东谈主順從多岐,繇是其種愈久而愈紛矣。”说近是。]
或指物以托宗,或空有以沦二。
[何按:沦,乱也。]
或祷祀以邀福,或伐善以矫东谈主。
智虑营营,恩情役役,迷茫无得,煎迫转烧。
积昧一火途,久迷休复。
於是,我三一分身景尊弥施诃,戢隐真威。
[何按:弥施诃即弥赛亚。弥赛亚,救世主,乃指景教之大明王弥勒,释教密宗之弥勒佛。
明清耶会士汉译作默西亚。(查字典包括:希伯莱语、阿拉米语、阿拉伯语,伊教汉译麦西哈,景教译“弥施诃”)。本义宗教语,意指光明普照,天主代言者,下世界扶助众东谈主的救主。
释教弥勒佛与弥赛亚(Messiah)音义通常。
弥勒佛经梵文Maitreya,字根源自梵文Maitr,意为慈蔼、大爱者。
玄奘到印度见到佛经梵文原来,译为“梅呾利耶”。在玄奘之前,后汉及三国本领的早期译经家,见到的佛经是吐火罗文,音Metrak,故译为弥勒佛。
当代学者从谈话学分析张开渴望,以为弥勒佛可能与在中亚流行的密特拉(Mitra)神和婆罗门教的密多罗(Mitra)神磋磨。
基督教则称“拿撒勒东谈主耶稣即是弥赛亚”。
然而景教、犹太教、共济会、光明会信徒均不承认耶稣为救世主。他们仍然期待他们心中的弥赛亚降临。]
同东谈主出代,神天宣庆。室女诞圣於大秦,景宿告祥。
波斯睹耀以来贡,圆二十四圣有说之旧法。
[何按:耀者,耀灵,为火神及太阳神、光明神之尊号。波斯东谈主珍惜拜火教,故以耀灵为神明。]
理家国於大猷,设三一净风难受之新教,陶良用於正信。
制八境之度,鍊尘成真。启三常之门,开生灭死。
悬景日以破暗府,魔妄於是乎悉摧。
[何按:景日,太阳。]
棹慈航以登明宫,含灵於是乎既济。
[何按:景日即亮堂之太阳。明宫即明堂,太阳所居神宫也。]
能事斯毕,亭午升真。
经留二十七部,张元化以发灵关。
[何按:耶会士或曰二十七部指新约。但圣经不啻新约二十七部,还有旧约四十余部。]
法浴水涤,去浮华而洁虚白。
[何按:法浴水涤指浸礼。多种宗教皆以水为净,有浸礼。包括释教。婆罗门教,泼水节亦浸礼也。]
印抓十字,融四照以合无拘。
[何按:四照者,东西南朔四方之太阳明照也。以十字为太阳象征。]
击木震仁惠之音,东礼趣生荣之路。
存须是以有生人,削顶是以无内情。
不畜臧获,均贵贱於东谈主。不聚货财,示罄遗於我。
[何按:臧获,扈从。]
斋以伏识而成,戒以静慎为固。
七时礼赞,大庇生死。七日一荐,洗心反素。
真常之谈,妙而难名。功用彰着,强称景教。
惟:谈非圣不弘,圣非谈不大。谈圣符契,全国好意思丽。
太宗文天子,光华启运,明圣临东谈主。
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,占青云而载真经,望风律以驰艰险。
贞不雅九祀,至於长安。帝使宰臣、房公玄龄,总仗西郊,宾迎入内。
[贞不雅九年,公元635年。]
翻经籍殿,问谈禁闱。深知正真,特令传授。
贞不雅十有二年秋七月诏曰:
[按公元638年。]
”谈无常名,圣无常体。 随方设教,密济群生。
大秦国大德阿罗本,远将经像来献上京。
详其教旨,隐私庸碌。不雅其元宗,生诞生要。
词无繁说,理有忘筌。济物利东谈主,宜行全国。”
所司即於京义宁坊造大秦寺,一所度僧二十一东谈主。
“宗周德〦(丧),青驾西升。巨唐谈光,景风东扇。
[何按:宗周,指周末老子驾青牛西去事。]
旋令有司将帝写照,转模寺壁。
天姿泛彩,英朗景门。圣迹腾祥,永辉法界。
案《西域图记》及《汉魏史策》:
“大秦国南统珊瑚之海,
北极众宝之山,西望瑶池花林,东接长风弱水。
其土出火浣布,返魂香,明月珠,夜光璧。
[何按:珊瑚海,紅海也。火浣布,石棉也,耐火烧。夜光璧,荧光石。弱水,水至弱而弗成沉物,即黎凡有益区之死海。]
俗无寇盗,东谈主有乐康。
法非景不行,主非德不立。
土宇广濶,文物昌明。 ”
高宗大帝,克恭纘祖,润色真宗。
而於诸州各置景寺,仍崇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。
[何按:大法主,大法师。任命阿罗本为景教大法师,大主教也。]
法流十谈,国富元休。寺满百城,家殷景福。
圣积年,释子用壮,腾口於东周。
先天末,下士大笑,讪谤於西镐。
有若僧首罗含,大德及烈,
并金方贵绪,物外高僧。
共振玄网,俱维绝纽。
玄宗至闲聊子,令宁国等五王亲临福宇,开发坛场。
法栋暂桡而更崇,谈石时倾而复正。
天宝初,令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照,寺内安置。
[五圣,即五行之神像。]
赐绢百匹,奉庆睿图。
龙髯虽远,弓剑可攀。日角舒光,天颜目下。
[何按:龍髯弓劍,紀黃帝鼎湖去世事也。]
三载,大秦国有僧佶和,瞻星向化,望日朝尊。
[何按:沉静“瞻星向化,望日朝尊”以及下文之“睿扎宏空,腾凌激日。 ”之语,皆礼拜太阳神也。]
诏僧罗含、僧普论等一七东谈主,与大德佶和,於兴庆宫修好事。
於是天题寺牓,额戴龙书。
宝装璀翠,灼烁丹霞。睿扎宏空,腾凌激日。
宠赉比南山峻极,沛泽与东海皆深。
谈无不可,所可可名。
圣无不作,所作可述。
肃宗好意思丽天子,於灵武等五郡,重立景寺。
元善资而福祚开,大庆临而皇业建。
代宗文武天子,恢张圣运,从事庸碌。
每於降诞之辰,锡天香以告生效,颁御馔以光景众。
且乾以好意思利故能广生,圣以体元故能亭毒。
我建中圣神文武天子,
披八政以黜陟幽明,
阐九畴以惟新景命。
化通玄理,祝无愧心。
至於方大而虚,专静而恕,广慈救众苦,善贷被群生者;
我修行之大猷,拔擢之阶渐也。
若使风雨时,全国静,
东谈主能理,物能清。
存能昌,卒读能乐。
念生反应,情发目诚者,我景力能事之功用也。
大檀越金紫光禄医生、
同北方节度副使、
试殿中监、赐紫法衣僧伊斯,
和而好惠,闻谈勤行。
远自王舍之城,聿来中夏。
术高三代,艺博十全。
始效节於丹庭,乃策名於王帐。
中书令汾阳郡王郭令郎仪,初总戎於北方也,肃宗俾之从迈。
虽见亲於卧内,不自异於行间。
为公爪牙,作军耳目。
能散禄赐,不积於家。
献临恩之颇黎,布辞憩之金罽,或仍其旧寺,或重广法堂。
崇饰廊宇,如翬斯飞。
更效景门,依仁施利。
每岁集四寺僧徒,虔事精供,备诸五旬。
餧者来而饭之,寒者来而衣之。
病者疗而起之,死者葬而安之。
清节达娑,未闻斯好意思。
白衣景士,今见其东谈主。
愿刻洪碑,以扬休烈。
词曰:
真主无元,湛寂常然。
权舆匠化,起地立天。
分身出代,救度魁伟。
日升暗灭,咸证真玄。
赫赫文皇,谈冠前王。
乘时拨乱,乾廓坤张。
明明景教,言归我唐。
翻经建寺,存卒读舟航。
百福偕作,万邦之康。
高宗纂祖,更筑精宇。
和宫敞朗,遍满中土。
真谈宣明,式封法主。
东谈主有乐康,物无灾苦。
玄宗启圣,克修真的。
御牓扬辉,天书蔚映。
皇图美丽,率土高敬。
庶绩咸熙,东谈主赖其庆。
肃宗来复,天威引驾。
圣日舒晶。祥风扫夜。
祚归皇室,祅氛永谢。
止沸定尘,造我区夏。
代宗孝义,德合寰宇。
开贷生成,物质好意思利。
香以报,仁以作施;
旸谷来威,月窟毕萃。
建中统极,聿昌明德;
武肃四溟,文清万域。
烛临东谈主隐,镜不雅物色;
全国昭苏,百蛮取则。
谈惟广兮应惟宻,
强名言兮演三一;
主能作兮臣能述,
建豊碑兮颂元吉。
大唐建中二年,岁在作噩,太蔟月,七日,
大耀森文日开发,
时法主僧宁恕知东方之众也。
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服役吕秀岩书
助检校试、太常卿、赐紫法衣、寺主僧业利
检校开发碑
僧行通 僧灵宝 僧内澄 僧光正
僧和明 僧立本 僧法源
僧审慎 僧宝灵 僧玄览
僧景通 老宿耶俱摩 僧明一
僧保国 僧志坚 僧义济
僧奉真 僧至德 僧和光
僧景福 僧太和 僧崇德
僧德建 僧去甚 僧广德
僧福寿 僧 僧宝达
僧明 僧和吉 僧
僧遥 僧日进 轮
僧口和 僧提神 僧惠通
僧 居信 僧文贞
僧好意思丽 僧昭德 僧曜原
僧仁 僧玄真 僧明泰
僧利 僧敬德 僧元
僧干 僧守一 僧光
僧闻顺 僧普济 僧凝
僧冲和 僧英德 僧灵德
僧灵寿 僧还淳 敬真
(何新考注,2012初稿,2020修改)


【 附注】返魂香,一曰指龙涎香,即抹香鲸鲸脂。《台湾府志》:\"止肉痛,助精气。\"《纲目拾获》:\"活血,益精髓,助阳谈,通利血脉。\"《药材学》:\"治咳喘息逆,神昏气闷,老友诸痛。\"
又或曰指沉香。沉香木樹脂也,極香,油能療傷,使瘡速合無痕。真名巴爾撒木香。东谈主受重傷者,用此療之,槩得大效。謂返魂者,甚言其效之速,以好意思其名”。
沉香,别名沉水香、燕口香、蓬莱香、密香、芝兰香、青桂香等(以上为文件名)。来自瑞香科植物沉香(Aquilaria agal- lochaRoxb)的含树脂的心材及树脂凝结物。主产于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越南、柬埔寨、伊朗、泰国等地。
《本草新编》:“沉香,味辛,气微温,阳也,无毒。入命门。补相火,抑阴助阳,养诸气,通天彻地,治吐泻,引龙雷之火下藏肾宫,安呕逆之气,上通于腹黑,乃心肾顶住之好货。又温而不热,可常用以益阳者也。”
对于【波斯经教】可疑府上
2006年5月,洛阳李楼乡出土了一件唐代元和九年(814)十二月的《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》经幢,经幢底部已残损,但大部无缺.经幢上所刻经文,即《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》。
按 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后,曾出土景教经典《志玄安乐经》和《大秦景教宣元本经》两件,为天津大藏书家李盛铎所得,此两件景教经典,学术界至为羡慕。